当前位置: 首页 > 观澜资讯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以铁路交通智慧为民营经济护航
发布时间:2025-07-14 10:58:31阅读:

晨曦中,一辆辆物流车行驶在高速公路;偏远乡村的新鲜农产已经坐上了冷链专线;千里之外,中国造新能源汽车也已经被海铁联运班列送达全球市场。这些已经习惯的场景正勾勒出中国民营经济与交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的“硬支撑”,法治环境的“好沃土”与智慧创新的“硬实力”形成三重引擎,为民营企业铺就了一条从“行稳”到“致远”的发展之路。

“硬支撑”托举民营经济更长远。对民营企业而言,高效的交通网络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连接市场的“生命线”。在河南,一条由民资主导的沿黄高速串联起沿线多个产业区;在浙江义乌,“世界超市”的繁荣背后,是沪昆高速、浙赣铁路构成的物流网络;在贵州山区,“组组通”公路工程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让特色农产走出家门。

交通不仅是纽带,也是机遇的触角。沿海制造业集群的“零库存”生产模式,电商平台的“次日达”承诺,小微电商的“卖全球”规模,“铁路通、船出海、飞全球”的交通组网成为民营企业的“钢筋铁骨”,共建“卖周边到卖全球”的壮阔版图。

“好沃土”培育民营经济更强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为民营企业拆除了长期存在的隐形壁垒,法治的清流更滋润着营商的沃土。白纸黑字写明“禁止所有制歧视”“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在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上为民营企业注入强心剂。成都“蓉易投”平台将政府项目晒在阳光下,河南全面开放公路建设市场。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化身为护航民企的“防风林”,让企业在公平的赛场上全力奔跑。

“硬实力”勾画民营经济新蓝图。嘉兴“绿波带”动态调控信号灯实现一路绿灯,人工智能巡检车化身“道路医生”让养路成本骤降,智慧货运平台通过大数据助力货运绿色发展……传统交通遇见数字革命,民企的智慧火花已经照亮新赛道。在新能源、低空物流、跨境数字平台的新战场,民营企业也正以“尖兵”的姿态,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营经济必将肩负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如同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交通基建的“硬支撑”更有温度,让法治保障的“好环境”更有信度,让智慧创新的“新动能”更有厚度。未来,民营经济必将以更从容的步伐,在这条“交通铺路、法治护航、创新指引”的康庄大道上,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余治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法律顾问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签约合作:新华社客户端中国名牌高端访谈栏目 运营机构:律政通(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新华社《中国名牌》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50002
新华社《中国名牌》期刊许可:京期出证字第989号 国内刊号:CN11-3191/F

京ICP备19022566号-3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