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澜资讯 >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青岛市城阳区校园餐书记校长守“舌尖”之责“第一防线”
发布时间:2025-11-12 13:21:50阅读:

 10月29日中午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食堂里,校长徐伟正和六年级学生一起端着餐盘就餐。“今天的西红柿炒鸡蛋有点咸不符合‘三减’要求,请食堂抓紧举一反三,查纠问题。”她边吃边在《校长陪餐记录表》上写下建议,这份记录将在当天的食堂现场会上讨论整改。在城阳,每学校书记、校长办公桌上,都有这样一本记录着“餐食温度”的台账——这是该区压实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生动注脚。

7b95d64a-3522-4aaf-8ace-581be61e7849.png

城阳区白云山学校的党组织会议上,总有一项固定议题:审议周食堂大宗食材采购清单。当涉及部分品牌类食材的采购价超出城阳蔬果、水产批发市场公布的中间价时,书记会牵头召开扩大会议,邀请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研究,最终形成书面决议存档。这是城阳各校将校园餐管理纳入“三重一大”决策体系的常态。

“品牌类食材采购、校外供餐企业选择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党组织集体研究。”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所有学校均建立“校园餐重大事项议事规则”,书记、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食材采购价格、食堂劳务费占比服务学校企业评价结果等“敏感事项”务必做到慎重研究、科学决策广泛接受监督。

16f32666-a551-40d2-9104-b45b6cacde4e.png


这种“集体研究+校长负责”的机制,有效破解了过去“一人说了算”的隐患。去年以来,全区各校通过“三重一大”程序调整食材配送企业3家,优化劳务费占比标准6项,将每一分餐费力求用在“刀刃上”。

“周三的排骨炖土豆排骨肉有点硬,低年级学生不容易嚼烂。”这是大北曲小学书记兼校长张颖在《陪餐日志》上的记录。午饭后就组织食堂管理人员调整烹饪时长到相关餐食味道的优化逐一进行研究。在城阳,校长陪餐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带着问题导向的“一线督查”。这也是该校两年来校园餐“零投诉”的密码所在。

按照师生同菜、同质、同价、同餐的要求,全区学校书记、校长每周陪餐不少于3次,每天至少有1名中层以上干部全程陪餐。陪餐时,他们不仅要记录餐食口味、量,更要检查食材新鲜度操作规范性,发现问题当场反馈给食堂负责人,做到问题不过夜

各校统一启用《校长陪餐问题整改台账》,明确“发现问题—制定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闭环流程。这种“从餐桌到后厨”的全链条监督,让陪餐制度真正成为问题整改的“触发器”。

ceee2184-eaee-4722-ac54-1a654b14fb2e.png


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城阳中的食堂总会迎来一场特殊的“现场办公会”:校长带领后勤部门以及教师志愿者家长代表,逐一检查仓库食材保质期、操作间卫生、财务账目。这样的“每月一议”,已成为全区学校的固定动作。

除了月度办公会,书记、校长还需牵头落实一系列“硬制度”:每学期期中、期末组织对食材配送、食堂劳务等企业的量化评价;每季度召开食堂劳务人员专题会,规范着装、操作流程等细节;每年主动接受食堂财务审计,确保餐费收支透明。

5efba24d-8685-4060-a407-bff1da2b3d08.png

这些制度像一张“责任网”,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细化到“每周陪餐、每月议事、每学期考评”。城阳区职教中心校长算了一笔账:“每月办公会至少解决2个实际问题,每学期企业评价淘汰或约谈不合格供应商,两年下来,食堂投诉量下降了60%。”

从“三重一大”定方向,到陪餐制度抓细节,再到常态机制固成效,城阳区以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为支点,撬动了校园餐治理的“全链条升级”。如今,这里的校园餐不仅是“放心餐”,更成为家校共育的“连心餐”。正如一位家长在陪餐中所写:“看到校长和孩子一起吃饭,我们就知道,这份责任,沉甸甸、暖融融。”汪鹏、王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法律顾问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签约合作:新华社客户端中国名牌高端访谈栏目 运营机构:律政通(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新华社《中国名牌》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50002
新华社《中国名牌》期刊许可:京期出证字第989号 国内刊号:CN11-3191/F

京ICP备19022566号-3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79号